1. 首页
  2. 推荐

百年企业云南白药业绩创新高,国资增持是否会改变现状?

8月26日,云南白药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55亿元;归母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增长12.7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61亿元,同比增长44.82%,经营业绩创出历史新高。

在新任董事长和经营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白药聚焦主业发展,优化业务结构,全价值链挖潜增效,培育核心产品,工业收入和利润稳步上升;同时,通过组织优化与管理变革,吸引优秀人才,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经营质效持续提升。云南白药已经进入稳定和良好的发展轨道,无论是净利润、毛利率、现金流等短期财务指标,还是战略升级、研发创新等长远投入方面,都已明显步入快速且健康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理性分析国资股东的增持意图

半年报前,8月8日,云南白药曾公告,云南省国有股权管理有限公司将耗资不超过10亿元增持股票。虽然公告中明确说明了国资股东的增持行为“不会改变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但此次增持行为仍然在市场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有关“国进民退”或“再国有化”的担忧,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政府会再度拿回控股权么?云南白药的市场化机制是否会受到影响?良好、平衡的股权多元化结构会不会被打破?董事会是否能继续按国有股东“管资本”的模式运行?管理团队是否依然由董事会以市场化方式选聘?战略决策等重大事项是否继续按市场化方式管理?

实际上,股东增持或减持股票,仅是股东基本权利的一种自由表达,即使在国企改革有争议的今天,也有很多国有股东在减持股票。国资股东减持股票时,不会立刻认为是“国退民进”,也不宜简单认为是“国进民退”。真正值得思考与注意的,恰恰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股票增持行为,即使将增持金额10亿元全部用完,也就能增加1%的股权比例,这样极小比例的股权变化,为什么会被市场敏感解读和放大?

今年以来,类似云南白药这样的国有股东增持行为,并非个例。截至7月10日,2024年内已有1215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高管增持公告,增持主体以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团队为主。这些增持行为中,有不少国资股东,但更多的还是民营股东。增持或者减持股票,都是行使股东权利的基本方式,仅凭增加1%的股权比例,就判断国有股东可能有意拿回控股权,有失偏颇。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讨论,需要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

二级市场已经低迷较长时间,证监会多次倡议股东增持、回购股票,以提振市场情绪和投资者信心。仅凭1%的股权变动就担忧国资会拿回控制权、打破平衡的良好股权结构,属实多虑。

其实,国资股东增持云南白药股票的行为,也正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调整布局的方式:在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主要通过国有股权运营公司“管资本”,动态调整股权比例,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表达政府与国资股东的诉求,经营管理则完全依靠市场化团队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相关会议也曾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发挥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土壤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但前几十年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的粗放式增长,现在同时叠加了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的转型压力,要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必须真正重视和依靠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但是,创新有其困境没有创新的条件、土壤和环境,创新极其不易。

首先,创新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今天发生的技术创新,在3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同样,我们也无法真正预测未来30年会具体产生什么。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成就,就是花费了巨大的资金、时间与人才投入后,当训练参数达到千亿级以上,才有可能大力出奇迹,实现一定程度的智慧涌现。而对AI的未来,现在我们也同样无法做出准确预测,只能对AI发展的趋势做出基本判断。因为创新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我们不能准确预测未来,就不可能提前做出完全正确的规划和计划,也没有办法形成基本共识,企业家精神就应运而生。中国要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要依靠大量企业家和社会单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依靠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共同努力,需要企业家精神和多元化的包容环境。

第二,创新需要有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法治环境。我们容易得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的结论,但是,从激励机制和理性行为角度看,没有民营经济和产权多元化的发展,就很难发生普遍的创新与真正的转型。纯国有经济不必面对完全的竞争压力,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创新的动力,或者创新的总体成本会过高;即使创新有成果,也不能享受创新带来的相应回报;但如果创新不成功,却要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而创新的失败数量必然大于成功数量。

对大部分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深化市场化改革,去除行政化,建立实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好企业与政府、员工、市场之间的有机相连问题,国有股东通过“管资本”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流动性,也为政府、国有股东自身、企业等各方松了绑、减了负,其实是降低了社会整体成本,提高了效率,当然也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科技创新创造了条件和土壤。

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云南白药的高质量发展

国有资本有其使命和责任,但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要符合“企业的本质”,同时要承担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国有企业更容易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拐杖和工具,既要保增长、稳就业,又要在短期内为国家增加税收、提高国有资本收益,当然还要承担国家的战略使命。

有观点指出,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式是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引进合适的外部投资者尤其是非国有投资者,管理层和骨干员工以相同定价出资成为股东;在实现股权多元化目标后,国企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1)建立科学的短、中、长期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放弃计划模式下的工资总额管理,实行市场化的工资薪酬机制,置换国有职工身份,形成市场化的员工管理体制;(2)确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不再按国有企业法人层级逐级上报,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效率;(3)国有股东只“管资本”,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所持股权成为具有流通能力的“标准股票”,想增持时“买得进”、想减持时“卖得出”。

比如,云南白药不仅财务数据创历史新高,且战略上聚焦主业、保持定力、优化业务结构,加速启动“中药”和“创新药”并重的高质量发展。去年9月到任的张文学董事长在工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领导能力,非常重视人才、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等长远发展,国有股东选派的董事也是医药专业人士;董明总裁曾在华为公司任职二十多年,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市场运营、研发创新及全球化工作经验,高管团队的市场化能力强。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团队配合默契,高度重视组织体系建设,在研发创新、提质增效、成本与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再上新台阶,聚焦“质量、成本、效率”三要素深度挖潜;深刻理解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发展要求,主动融入、服务和支撑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程,以“云药资源高质量发展‘链主’企业”为使命,积极发挥龙头链主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更高发展能级中为地方经济贡献责任,实现政府和国有股东的长远战略目标。

不难发现,如果没有好的产权多元化结构和平衡机制,没有市场化改革的支撑,云南白药难以获得创历史新高的经营业绩,事关长远高质量发展的研发、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更会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

通过云南白药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国有股东的综合收益和地方政府的战略目标

国有经济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国有企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强调国有股东动态“管资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本质”和市场化能力,调整好生产关系,降低政府与社会的整体成本,提高生产力与效率,才能帮助政府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目标,用股权财政替代土地财政,用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将企业的中短期财务目标和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

想通这些,就不难回答前面关于国有股东增持股票的“争议六问”了。增持股票是对云南白药的企业价值和未来发展表明信心,并通过股票增值为国有资本获得投资收益,1%的增持比例并不会改变公司无实控人的现状;云南白药只有继续保持产权元化的平衡结构、坚持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由董事会以市场化方式选聘管理队等,才有可能应对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确保走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百年白药的再次腾飞。

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样性的经济主体和各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并大胆试验。国有经济主要应该去干国家想干、应干但民营企业没有能力干的事,勇担重任、主动创新,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帮助国家实现长远战略目标。云南昆明曾召开过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多样性对自然环境非常重要。同样,形成产权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对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体非常重要,保持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发挥多种所有制结合的优势,并珍惜、呵护市场化改革成果,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发展过程中检验改革路径与改革方式的正确与否,无疑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