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存款利率下行、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大背景下,居民资金与企业资金纷纷涌入银行理财市场。
今年以来,在存款利率下行、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大背景下,居民资金与企业资金纷纷涌入银行理财市场。
成立以来服务客户数超1300万,持仓客户正收益占比达99%,平安理财构筑以“稳”为底色、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多元化产品谱系,承接大众理财中低风险偏好资金。
截至今年6月末,平安理财管理产品规模达到10451.16亿元,较上年末稳步扩容3.2%,旗下“启航”系列产品运行超过1300期,均实现历史到期正收益兑付,历史到期兑付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42%。攻守兼备的业绩表现凸显着平安理财在“绝对收益”领域的实绩,也印证了其“质量提升带动规模增长”的经营理念。
对于平安理财来说,万亿台阶只是长期主义的一个起点。骨子里的“资管背景+市场化基因”,决定了平安理财对“绝对收益”的渴求程度相较同业只会更浓。从组织架构、决策机制、内部文化、产品创设和客户陪伴,都能看出这家万亿级资管机构,正持续积淀更为鲜明的风格底色,步履不停。
股市震荡,利率下行,通过固收理财参与长期稳健行情的债市成为大部分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配置首选。在此趋势下,各家理财公司积极在固收产品上贴“低波”标签,从底层持仓上增配低波资产。
意识决定土壤——怎么样的市场化理念,就会催生出怎么样的市场化土壤。这四年来,平安理财从组织架构、决策机制和投资考核等方面着手,为打造以“稳”为底色、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产品体系厚植土壤。
首先,区别于一般理财公司的层级式结构,平安理财的投资部门是平行式的。在大固收和含权两大板块分设多个平级团队负责产品系列管理——
在大固收板块,现金管理团队负责现金类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固收投资团队负责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混合投资团队负责固收+和混合类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三个团队分工协作、能快速响应发挥团队作战优势;在含权投资板块,平安理财打造了包括多资产投资、量化投资、结构化投资在内的专业团队,分别管理相应的产品系列。
此外,与大多数采用纵向架构的公司不同,平安理财投研体系分为两大层面:一个是独立的研究部,主要专注于宏观层面研究;另一个是设置于投资部门旗下的二级部门,遵循投研一体的设置。两者结合,实现战略配置和战术配置兼得的投资研究。在投资决策流程上,主要会经过公司投委会、子投委会、投资经理再根据产品定位、投资范围、风险预算约束以及事后评价等多维度展开。
平安理财独具特色的一点在于,大固收板块专门设置了一个单独、特殊的固收策略团队,主要职责是用量化策略的交易思路为整个固收交易团队赋能,尤其重视量化模型在策略研发和投资中的运用。其目的一是通过模型的方式管理债券投资的风险敞口,并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进行有效对冲,使产品的净值回撤更小;二是以策略交易的方式来增强以及提供更丰富的收益来源。
综上,平安理财在着力建立一个既能促进高效决策制定,又能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的投研组织架构,保证投研成果在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上的有效转化。 其次,从考核体系上,平安理财强调投资经理应根据产品定位在投资中匹配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据首席产品官刘凯介绍,平安理财对内强调产品风险属性需清晰刻画,对投资经理的评价侧重对本金安全性的考核、对业绩基准下线达标率、正收益获得情况、最大回撤等指标,以及与同期限、同策略产品的相对收益排名的考核,从考核体系上确保投资经理更专注于产品定位在投资端的兑现。
截至目前,平安理财存续产品涵盖现金、标准化固收、非标、标债+非标、固收+、混合、结构化共七大类,呈现多期限、多资产、全品种特征,并追求在“产品定位、投资策略、客户认知”三方面的一致性。
投研能力最为直接的体现是产品收益,平安理财收益能力表现稳健。在普益标准2024年二季度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名中,平安理财收益能力在全国性理财机构排名中位居第一。开业以来平安理财累计为客户创造超900亿元收益。
以固收旗舰“启航”系列产品为例,产品期限涵盖从1个月到24个月,运行超过1300期且均实现历史到期正收益兑付,历史到期兑付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42%;含权方面的旗舰产品“星辰添利”系列,其成立最早的星辰添利一年定开1号产品年化收益率达4.46%,相较公募二级债基跑出了284bp的超额收益,产品最大回撤仅为0.1%。平安理财体制机制的市场化、产品运作的稳健表现都在产品业绩中有所体现。
2022年市场“股债双杀”的惊涛骇浪,让银行理财在破净潮中迎来了首次大规模的赎回。
“那段时间团队内部也展开了激烈讨论和检视,包括投研和产品能力是否跟上了规模发展的速度、投资者教育体系的搭建和投资者陪伴的动作是否及时、是否与市场波动相适配,公司适当性管理是否做到位、把合适产品提供给适配的投资者……市场的波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但同时也是我们从教训中汲取经验、完善自身能力的一次良机。”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在接受访谈时直言。
遵循“专业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平安理财加快了从传统银行理财的“信贷文化”向“投研文化”转型的步伐,奉行长期主义,努力成为客户完整财富生命周期的陪伴者。在这个过程中,平安理财从深化渠道经营、打造“大消保”企业文化、合理规划产品摆布(引导中长期产品占比提升)等维度重点发力。
首先是持续深化渠道经营:截至6月末,平安理财已与超40家银行达成代理销售合作,其中代销规模突破百亿的银行超10家。在拓展铺设渠道的过程中,平安理财尤其关注客户需求和合作机构的反馈,组成了由渠道经理、投研人员、消保人员共同构成的团队,定期开展线下活动,走访代销渠道,深入了解投资人和渠道端诉求。
其次是对内形成“大消保”企业文化:通过完善组织构架、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消保部门、消保专岗、消保联系人等多层级的工作体系,培育全员消保文化。据了解,平安理财正在着力打造深圳市首个(实体)理财投资者教育基地试点。
最后是从产品端发力:平安理财坚持“绝对收益”的价值主张同时,进一步规划中长期限产品占比,引导客户长期投资的理念;及时向客户传递市场变化和产品情况,缓解客户对于短期波动的焦虑感,在日常点滴中提升客户的投资获得感与持有体验。
“市场化+多元化背景”的人才基因,决定了平安理财对迅速响应投资者需求变化、提升客户投资持有体验的渴求更甚。为实现这个目标,平安理财选择了一条目前被验证为最优路径的资管科技道路——全面推行数字科技,自研打造采用松耦合、分布式、高韧性云原生技术架构的科技平台。
在数字科技应用上,平安理财对科技的推崇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真正贯穿在经营和管理流程中,覆盖了产品运营、投研交易、市场销售、风险管理等各个板块。以投研模块为例,通过对市场行情、行业的敏感因子、特性等指标的研究,投研团队和科技团队携手共建多个功能模块,并据此形成配置策略,以供不同的投资团队实时调用。“科技团队要尽量做到和业务‘同框’,业务不断提出的更新需求驱动着技术的升级迭代,反过来,持续升级的信息技术也为业务团队的实操提供了更多创新探索的空间。”平安理财首席信息官封群表示。
作为平安理财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具体载体,目前数字员工已经进驻了平安理财几乎所有部门,在流程处理、数字化处理、AI分析能力等方面辅助公司员工的日常工作。
据记者了解,数字员工的AI能力通过不断学习进化,不仅可以帮助员工进行手工导数和上传下载,还可以执行债券违约风险预警、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等风险场景。目前可执行复杂场景任务的“本科生、研究生”数字员工数量占比已达到20%;传统的清算、估值等操作场景,人工操作减少20%,AI的业务场景覆盖已达80%。
也就是说,数字员工正在将公司员工从重复性、标准化的繁琐工作里尽可能解放出来,让他们聚焦于风险的控制、产品业绩的达成、客户持仓结构的优化、超额收益的获取、客户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配。
平安理财构建的企业级AI中台,目前每年支持近2000个算法模型的训练、600多个在线模型推理业务场景服务,平台可容纳300多名算法工程师同步开展算法模型数据探索与训练。这些算法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已经在多个实际业务场景对理财产品的稳健运作起助推作用。
在风控领域,平安理财构建的企业级AI中台可以实现公司全产品300+风控规则、5700万个标签的实时监控,支持业务人员提前定位潜在投资风险。
也就是说,借力企业级AI中台,平安理财的产品在后台实现了及时的风险预警,在前台实现了精准适配,提升了用户投资的持有体验,为诠释“科技助力资管”打造了鲜活的案例。
责编:杨喻程
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