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迎来建院六周年。证券时报记者从上海金融法院获悉,六年来,上海金融法院累计受理金融案件超过4.5万起,总标的额达1.26万亿元。
8月20日,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迎来建院六周年。证券时报记者从上海金融法院获悉,六年来,上海金融法院累计受理金融案件超过4.5万起,总标的额达1.26万亿元。
当天,上海金融法院召开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协同机制(以下简称“协同机制”)联席会议,组织第二批协同成员单位会签机制规则,通报协同机制开展以来的工作成果,并就“金融基础设施开放创新中的司法需求和风险预防”开展专题会商研讨。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市场发展特别快,可能对规则、对要素等方面的理解存在不清晰不明确之处,通过协同机制可以明确底线,形成市场共识,树立良好的司法裁判规则。
协同机制建立一年来成果显著
去年3月,上海金融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协同机制,首批10家金融监管部门、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规则会签,共同构建金融市场协同善治新格局。
上海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表示,协同机制建立以来推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务实举措,形成了一批具有问题导向的前瞻理论成果。
具体来看,协同机制取得的成果主要分为五大方面:一是强化重大案件协同处理的示范效应,着力保持金融裁判规则与监管政策协调一致,推动金融市场风险联防共治。比如,在涉资本市场纠纷领域,上海金融法院与上交所、上清所等协同单位打通5条司法协助通道,坚持“惩治首恶”与“实质解纷”并重,合力打造中国特色投资者保护体系。上海金融法院审理的中国首例证券集体诉讼和解案中,运用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上海分公司共同建立的证券执行查询专用线路和投资者赔偿款项自动分配机制,实现7000余名投资者快速获赔2.8亿余元,入选中国证监会十大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被誉为退市赔偿救济的范本。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司法建议指明问题与对策,通过数字赋能风险防治,推动金融风险信息联通共享。上海金融法院从涉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基础设施案件中梳理出10多类常见问题,已向协同单位发送6份综合类司法建议,均得到积极采纳。此外,上海金融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发金融纠纷风险预警平台,推出金融纠纷法律风险防范系列报告,已先后发布私募基金纠纷、债券纠纷、融资租赁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
三是筑牢规则底座,突出协同案例的示范效应,践行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推动金融案例规则树立共认。上海金融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对监管规定不明或衔接不畅的领域,在个案中通过树立裁判规则,厘清金融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和机构的责任边界。比如,全国首例涉新三板操纵证券交易市场责任纠纷,通过充分听取上交所专家陪审员意见形成裁判规则,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提名案件。
四是服务国家战略,坚持理论研究与执法实践良性互动,聚焦市场需求与法治供给精准匹配,推动金融法治问题会商共研。去年,上海金融法院轮值承办《金融法治前沿》系列出版物,打造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重要的交流平台,收录协同单位对行业实务的分析洞察和法院系统对司法实践的经验积累,以理论研究反哺协同实践。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党建业务联建联学、专业人才交流共育,推动金融法治人才联培共育。比如,上海金融法院联合打造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同专家库,聘请18名协同单位专家担任咨询专家、专家陪审员,为金融司法规则创设和机制创新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五位一体”协同体系初步建立
联席会议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保险交易所、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交易所作为第二批协同成员单位,与上海金融法院共同签署《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协同机制规则》。
第二批8家协同单位加入协同机制后,公安、检察、审判、监管、自律管理“五位一体”的协同体系初步建立,协同“朋友圈”的多元化、系统性和标识度进一步提升。
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大任务背景下,协同机制接下来又将在哪些方面深入探索、持续发力?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协同机制将在风险联防共治上谋求更多创新举措,在信息联通共享上消除更多难点堵点,在规则树立共认上挖掘更多典型案例,在问题会商共研上产出更多前沿成果,在人才联培共育上培树更多专家能手,持续深化金融综合治理,守护金融安全稳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更强金融法治合力。
赵红表示,希望协同机制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刑、民、行立体追责,严厉打击金融市场违法犯罪行为,涵养金融健康生态;进一步推动金融司法裁判和监管执法标准衔接,助力金融市场规则统一,为金融交易提供明确预期;进一步强化金融重大风险联防共治,规范金融守正创新,守护金融安全稳定,为上海进一步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贡献力量。
上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竺常贇指出,接下来,协同单位要在法治轨道上构建分层明确、分类施策、权责统一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维护金融高水平安全。不断健全协调有力、运行有序、落实有效的金融治理体系,以整体思维、系统观念推动金融治理高标准协同。
“上海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高地和金融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林晓镍指出,“希望各方进一步深化机制建设,扩大协同范围、强化协同力度,持续拓展协同功能;进一步聚焦协同重点,依法规范金融活动,提升风险处置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协同效能;进一步深化数字改革,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形成更多数字化协同治理成果,持续强化协同动能,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强法治合力。”
聚焦金融基础设施司法需求开展专题研讨
联席会议还围绕“金融基础设施开放创新中的司法需求和风险预防”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在研讨会上,有协同单位相关人士表示,随着金融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新风险挑战包括:技术稳定以及运行的可靠性需提高;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给金融基础设施的效率性和安全性带来挑战;金融产品交易机制的持续创新以及投资者的新需求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多元化和竞争性提出新要求;跨境业务中,金融基础设施及其参与者面临法律适应性问题等,这些问题使得金融基础设施迫切需要法律方面的支持和跟进。
此外,今年以来,随着上市公司退市常态化的推进,投资者有关索赔诉求也在相应增加。研讨会上,有协同单位相关人士表示,为更好地回应投资者诉求,建议行政、自律、司法等后续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构建立体化的追责体系,“退市公司不少存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行为,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名的运用还不够充分,刑事追责的力度还有待加强,需要推动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用好用足现有条款”。
上海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单素华表示,研讨有助于司法和监管统一认识、协调行动,期待协同单位携手推进协同机制精准落地,共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红线,共谋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