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观点

A股定增终止潮起:跨界、业绩下滑公司集体“退场”

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A股再融资市场也开始酝酿着一系列的变化。

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A股再融资市场也开始酝酿着一系列的变化。

Choice数据显示,自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以后,仅四月下旬,两市就有合计超过29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其定增计划;进入5月后,定增终止潮仍在持续。5月至今,又有多达29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公告了定增计划终止事宜。

而带有鲜明特点的是,5月终止定增计划涉及股份发行收购资产的占到8家左右,相比4月下旬多出约一倍。

纵观前述终止定增案例,许多长期排队却“不过会”的定增项目,已经集中于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期间被批量终止。而从定增性质来看,企图借助定增转型的跨界并购,包括企业借助定增保留上市地位的案例,成为近期终止案例中的典型代表。

此外,部分定增收购案例为求效率,也采取了终止定增并改用现金收购的方式,来推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当前推进的定增肯定还是要符合当前监管意志,异业并购基本不可能了。”某华东投行人士向记者坦言,“实力允许的话一定会劝上市公司采用现金收购,符合行业内兼并或者涉及硬科技的并购,只要耐心推进依然是有希望的。”

“跨界保壳”悉数退场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九条意见,要求加强并购重组监管,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同时打击违规保壳行为。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基本将围绕产业链并购需求开展,而对于跨界并购,“玩题材”等并购重组需求将不再予以支持。

据记者统计,4月中旬以来,已经有华嵘控股(600421.SH)、*ST同洲(002052.SZ),好利科技(002729.SZ),*ST金科(000656.SZ)等涉及跨界并购的案例被终止。

其中,*ST同洲,*ST金科两家公司借助跨界并购“保壳”的尝试失败,被认为是当前并购重组监管取向的典型代表。

资料显示,*ST同洲于今年1月18日发布了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并配套融资预案,计划收购数据中心(IDC)服务企业“靠谱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ST同洲机顶盒业务与云服务均为计算机与通讯业务大类,但两者不论在产品,服务还是客群领域都存在差异。

由于2023年业绩不达标,*ST同洲于今年4月23日起“披星戴帽”。随后一个月,该IDC跨界并购计划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理由被宣告终止。

相比半年不到即“夭折”的*ST同洲,*ST金科的希望借助定向增发收购小贷企业重庆两江新区科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计划,自去年6月以来已经推进接近一年时间。然而,由于涉及金融业务,且标的显然与*ST金科房地产主业并无关联,该重组计划流产,已在市场意料之中。

除前述两家公司外,华嵘控股也曾是“跨界之王”,曾三度尝试通过跨界实现上市公司转型。

华嵘控股公告,公司筹划一年的并购计划以终止告截。资料显示,公司原计划收购南京开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实施配套融资,而该标的公司从事光纤敏感环组件、能量光纤器件、光纤传感器等特种光纤器件、传感组件及系统的研制、生产和技术服务。但因标的公司“主要产品受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终端市场需求恢复低于预期”,公司决定终止该项计划。

华嵘控股的主营是装配式建筑行业,公司主要业务主体浙江庄辰的主要产品为预制构件(PC)模具、模台、工装货架和桁架筋等。显然,华嵘控股主业与标的公司,也不存在同业整合或足够的协同效应。

此次收购光电资产也并非华嵘控股首次谋求转型。公司曾于2021年分别披露计划收购无锡市申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跨界”计划,但两项计划均未能如愿成行。

行业不佳定增按停

除跨界之外,部分处在行业周期底部,或景气度欠佳,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也成为定增被劝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次重组自筹划以来已历时较长,市场环境较本次重组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经公司与交易各相关方友好协商、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基于审慎性考虑,决定终止本次重组事项。”富瀚微在近日的终止定增公告中陈述。

此前,富瀚微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发行可转债并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公司已经控股子公司,芯片设计企业眸芯科技49%的少数股权。

由于过去几年国产化需求和芯片供应紧张,富瀚微主营的安防芯片业务取得长足进步,利润提升数个分位。不过以上因素在2023年出现逆转,芯片紧缺不再,单价下滑,导致公司2023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下滑36.58%。

即便是新能源领域,相关公司定增计划也因行业不确定性而屡屡按停。据记者统计,5月以来,已经有包括中京电子(002579.SZ)、易成新能(300080.SZ)、深纺织A(000045.SZ)等储能光伏领域项目融资或收购资产计划画上休止符。

另一方面,除主动提交终止审核的公司外,记者发现,5月以来,深天马A(000050.SZ)、天域生态(603717.SH)两家企业在获得定增批文的基础上,仍然放弃了实施定增计划。

“公司在取得批复后一直积极推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各项工作,由于发行时机等多方面原因,公司未能在批复的有效期内实施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宜,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深天马A在相关公告中表示。

天域生态则表示,批文失效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将继续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出借给上市公司,以推动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转。

从行业来看,两家企业也均处在行业周期逆风之中。其中处于面板去库存大潮下的深天马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但同期归属股东净利润仅为-20.98亿元,天域生态则因园林行业资金链问题屡屡尝试转型,主业连续四年亏损。

改道现金收购

在定增监管趋于严格的趋势中,部分企业也试图通过调整定增或放弃定增改用现金,推动资产重组进程。

紫光股份(000938.SZ)5月24日公告称,在综合考虑前期协议履行义务、自身货币资金情况、可融资渠道等因素下,公司将收购控股子公司新华三少数股东股权的比例由49%调整至30%,上述交易作价为21.43亿美元。

而根据调整后的收购方案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紫光股份同时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事项。调整后的方案将使公司能够利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快速完成对新华三股权的大比例收购。

展鹏科技(603488.SH)也在近日公告,为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整合力度,调整发行股份收购资产计划为现金收购,同时将原收购股权比例88.83%,调整为收购30.79%股权和27.87%表决权。

A股定增终止潮起:跨界、业绩下滑公司集体“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