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推荐

中国旭阳集团上市五周年:笃行致远 以研赋能 向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14日晚,中国旭阳集团发布2023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3年度旭阳总资产规模连续5年上涨,达到538.36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28%;营业总收入也是连续5年持续上涨,达到460.66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25%;并且公司从2022年开始控投资、降成本、增效益,在2023年成效初步显现。旭阳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良好的业务运营能力,持续得到证明。

2019年3月15日,中国旭阳集团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交易。2024年,旭阳迎来上市五周年。在上市后的5年里,旭阳集团的焦炭业务从河北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海外,建立全球布局,努力由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拓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拥有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绿色工厂,277项专利技术,530项专有技术,336名硕博人才,建设开发了9大生产园区。连续5年上榜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稳扎稳打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发挥双支柱战略优势  焦化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旭阳深耕焦化行业29年,依托九大核心能力、九大竞争优势,事业版图已由上市之初的4个生产园区拓展为9个(包括:河北邢台、定州、沧州、乐亭;内蒙古呼和浩特;山东郓城、东明;印尼苏拉威西;江西萍乡),产业和销售布局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指引,海外以印尼苏拉威西为支点,向全球开拓业务,全产全销,业务覆盖印尼、土耳其、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从2023年7月开始,印尼伟山焦化项目已陆续投产,同时,2023年己内酰胺出口9个国家和地区,突破历史新高。

据最新沙利文行业报告显示,中国旭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萘制苯酐生产商,焦化龙头地位彰显。

上市五年来,焦炭、化工产能管理规模连续5年持续增长:2023年焦炭产能已达到1720万吨,比2019年上市之初增加740万吨,增幅75.5%;2023年化工产能603万吨,比2019年上市之初增加212万吨,增幅54.2%。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公司化工板块营业收入186.81亿元,分部收入占比40.55%,首年实现化工板块收入超过焦炭板块,成为收入占比贡献第一的业务版块,第二大支柱产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焦炭与化工业务双轨并进。

展望下一阶段,旭阳集团将通过自建与运营管理服务双轮驱动,开拓全球市场,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焦炭业务市占率,同时在化工业务方面建设以己内酰胺为平台的高精尖尼龙新材料基地,不断研发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升上下游联动效应,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全球双领先的旭阳产品线格局。

数字化助力降本增效  智能化引领行业升级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快的创新速度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深化高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融合性的生产力形态。

以中国旭阳集团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的视角出发,智能化与数字化持续升级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障。近年来,中国旭阳集团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利用自身29年丰富的煤焦化经验,累计投资10.6亿元,完成79个数字化项目。基于旭阳集团丰富的模型库,公司通过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所有装置自控率达到98%及以上,焦化装置自控率达到100%,同步开发工业机器人,将三班巡检改成白班巡检,节约人力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其中旭阳智能配煤专家系统V6.0已于2023年上线,覆盖超10万条焦炭、1万条煤炭数据、1000+国内外矿点数据,其中,中煤旭阳、河北旭阳等焦化园区通过使用旭阳智能配煤专家系统平均降低配煤成本28-35元/吨,节约配煤成本超2000万元。

持续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多年的研发投入,旭阳目前已成立9家研究所、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国家级检测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建立起“集团总工程师及集团生产技术部-各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各生产公司生产技术部”三级研发创新体系和“从无到有”(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技改技措”(现有装置持续优化升级)两大类研发创新系统,形成了创意、小试、中试、产业化、工程设计全研发产业链和“全员创新、全面创面、系统创新、协同创新”+“原创性、独特性、竞争力、全系统”综合立体式创新模式与方法,成功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821项创新技术成果,走出一条旭阳独特的研发创新发展之路,奠定了旭阳事业全国布局+全球开拓坚实技术支撑。未来,旭阳将以创新为驱动,持续实现行业生产方式、技术、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及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强旭阳核心竞争力。

建设一体化闭环产业圈 锻造氢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能源结构向绿色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而氢能产业在新材料技术研发、新业态模式创造、新能源形式拓展方面具有全面引领能力,是实现未来国家能源体系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旭阳积极响应时代需求,依托自身氢气资源、成本、地域、质量、工艺、低碳等六大优势2020年开始整体规划布局氢能领域,成立定州氢能公司,同年7月河北旭阳高纯氢1吨/天制备项目便成功正式投产,目前旭阳已实现一体化闭环氢能产业圈建设:制-拥有3条高纯氢产线,产能14吨/天;储运:取得危化品运输资质,组建了自己的运氢车队,“定州-高碑店-北京”氢气长输管道项目顺利获批并纳入河北省重点示范项目;加注-建成投运定州、邢台、保定3座加氢站;研发-建立氢能研究所和旭阳氢能研究实验室,正在开展氢液化过程正仲氢转化技术以及氢能热电联供项目等研究和开发;应用-分别在定州、邢台、天津等地成功搭建5个氢能重卡应用场景,基于为北京冬奥会供氢等典型实践奠定旭阳氢能保障城市交通基本模式,同时旭阳自有运输线路近400条,年运输量4100万吨,约需要128万辆重卡,氢车替代空间巨大。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1年以来,旭阳氢能板块高速发展,氢气销量及氢能业务收入呈现指数级增长。2023年,氢气销量930万方,同比增长2.36倍;氢能业务收入也实现连续翻倍,由2021年2110万元至2023年已达到6400万元,综合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通过制、储、运、加、研、用全产业链布局,中国旭阳集团成功奠定中国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高纯氢供应商的行业地位。2023年3月,中国旭阳集团又通过了国家《低碳氢、清洁氢及可再生氢标准及评价》认证,成为国内首批正式获得示范城市群清洁氢认证的企业。多项荣誉是对旭阳从传统能源先立后破,推动传统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标杆效应的最好认可。未来,旭阳集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氢能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持续提高市场规模化推广力度,朝着能源转型卓越的服务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屡获资本市场认可 长期主义战略成果显著

中国旭阳集团自2019年3月15日在香港上市以来,不仅持续在焦炭、化工、新能源等业务领域深耕,同时持续加强投资者关系工作。通过与资本市场的长期有效互动,中国旭阳集团先后被纳入恒生指数、富时指数、MSCI(摩根士丹利明晟)、富时、恒生等25项重要指数,;境内外超12家券商机构发布研究报告,给予中国旭阳“买入”或“增持”评级;港股通持股量再创新高已增长至3.27亿股,与2022年底相比,增长了61.1%,与2019年上市第一年相比已增长约82倍,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进一步彰显行业龙头形象和投资价值。

此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下,绿色投资、环境投资、社会责任等概念炙手可热,市场逐渐将ESG看作投资的重要标准之一。践行ESG已成为我国能源企业丰富自身内涵和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引擎。

在ESG方面,旭阳始终坚守环保底线,积极推动建立先进的企业环保治理理念,致力于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积极开展环保治理技术创新。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环保投资金额89.57亿元,建设环保重点项目150项,形成环保专利技术81项,5年累计碳减排1944万吨,通过多年努力,旭阳现在生产每吨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2019年减少了约30%。并且在2023年获得与ESG指标挂钩的授信额额度7亿美元,5年累计12亿美元。

2024年1月11日,中国旭阳集团在第七届中国卓越IR评选中荣膺“最佳资本市场沟通奖”。这一荣誉的取得,无疑是对中国旭阳集团上市五年来资本市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于中国旭阳集团而言,五周年的时刻值得铭记,但要走的路还很远。面向未来,中国旭阳集团将继续秉持“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创新引领未来”的企业愿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更高质量能源改革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