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观点

上交所最新!调整这一重要指数编制方案,12月16日起实施!

上证180指数方案修订后,新质生产力行业以及科创板权重增加,指数收益率、市值覆盖度均提升,指数表征性和可投资性增加,将成为沪市标杆性代表指数。

  

  

     

  

  

  

    11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公告称,对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并将于2024年12月16日正式实施。   

  

  

  

     

上证180指数方案修订后,新质生产力行业以及科创板权重增加,指数收益率、市值覆盖度均提升,指数表征性和可投资性增加,将成为沪市标杆性代表指数。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期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上证180指数基金,易方达、银华等多家管理人均已上报ETF产品申请。

     

设置个股、前五大样本权重上限

  

据了解,上证180指数发布于2002年7月,是我国资本市场和上证指数体系中的重要标杆指数之一,由沪市规模大、流动性好的180只证券组成,定位于反映沪市大盘蓝筹公司的整体表现,是最能反映沪市全貌的成份指数。指数发布时,沪市上市公司仅700家左右,为反映当时沪市市场结构,指数采用基于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分配各行业样本数量的方法,使得样本数量在行业分布尽可能与沪市上市公司情况保持一致。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产业持续转型,沪市上市公司市值结构、行业分布、板块特征逐渐发生变化,目前沪市上市公司已有2268家,其中科创板公司达到577家。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鉴于宏微观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上证180指数的定位与编制方法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一方面,指数样本行业权重高度集中,行业分布与沪市整体行业结构偏差较大,且未能及时反映经济结构变迁。比如,指数样本中沪市金融行业集中度高、大市值公司占比多,现行编制方法使得上证180指数金融行业权重占比高达30.6%,显著高于沪市金融行业20.1%水平。近20年来,市场结构已发生较大改变,沪市各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与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之间的关联度显著下降,将2024年6月生效样本与沪市行业权重分布相比,上证180指数显著提高了金融以及主要消费2个行业的权重,降低了工业、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可选消费等行业权重。

  

另一方面,指数选样方法一定程度削弱指数稳定性和代表性。现行指数编制方案中综合排名选样指标中成交金额排名波动性较大,造成部分股票因成交金额排名变化而频繁进出指数、一些符合指数定位的大市值股票因成交金额排名过低而被调出或无法进入指数及因自然周转率高企叠加调整比例限制使得综合排名在样本数附近的大市值股票被调出或无法进入等问题,削弱了指数的稳定性和代表性。

  

基于此,原编制方法具有进一步优化空间。记者获悉,本次修订内容,一是采用流动性筛选与市值排序相结合的选样方法,进一步提高样本市值覆盖度,增强指数表征性;二是设置个股、前五大样本权重上限,新增行业均衡规则,使得样本一级行业合计权重分布与样本空间相应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合计占比保持一致,进一步提升指数对宏观产业结构变革、沪市公司行业分布的代表性;三是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降低样本发生重大负面风险事件概率。

     

指数表征性、投资性和稳定性均有提升

  

上证180指数方案优化后,指数定位更加清晰,指数表征性、投资性和稳定性均有提升,更好反映了沪市核心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具体而言,一是对沪市的表征性更强,指数样本在沪市的市值、营收、分红、净利润覆盖度分别达到约61%、63%、76%、82%,比修订前分别提升2.4%、1.4%、4.1%、4.9%。

  

二是更能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工业等“新经济”相关行业权重提升9.5%,科创板权重提升1.8%。

  

三是指数行业均衡规则更合理,样本权重行业分布基本与沪市整体行业特征保持一致,更好反映资本市场结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指数收益率、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近十年年化收益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年化波动率降低0.1个百分点,近三年样本周转率下降至约8%。

     

持续丰富指数供给 推动增量资金入市

  

宽基指数作为表征范围最广、最具市场影响力的指数类型,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截至2024年11月8日,沪深两市股票ETF规模为3.58万亿元,其中宽基指数产品达到2.35万亿元,占比约65.8%。

  

近年来,上交所不断加快投资端建设,持续丰富指数高质量供给,推动增量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提振资本市场。

  

下一步,上交所将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完善、丰富上证宽基指数体系,为市场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标的和参考工具,鼓励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配置资产,加快培育形成以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为主的指数化投资生态。

  

  

责编:李丹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