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第十五届财新峰会上表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助于在供需两端助力形成新增长点,有利于促进金融总量可持续增长,并有效管理金融风险。人民银行积极发展面向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政策安排,既是践行金融改革要求,更是从根本上顺应内外形势变化,以促进全要素生产力稳步提升的必要举措。
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第十五届财新峰会上表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助于在供需两端助力形成新增长点,有利于促进金融总量可持续增长,并有效管理金融风险。人民银行积极发展面向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政策安排,既是践行金融改革要求,更是从根本上顺应内外形势变化,以促进全要素生产力稳步提升的必要举措。
陆磊指出,从中央银行角度看,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为“双支柱”,以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为“双目标”,根本目的是为宏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从更加基础性的角度看,如何真正推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也是中央银行应当十分关注的内容。
社会普遍关注货币信贷增长问题、银行体系息差、金融市场收益曲线斜率等宏观指标,陆磊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宏观问题,在更深层次上可能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直接相关。
“为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步发挥货币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功能十分重要。”陆磊表示,把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合起来看,可以用“因势利导”来概括。总量性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是“因势”,就是根据经济大势来做判断、来做调整。结构性政策调节就是“利导”,就是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给予低利率再融资的激励性政策。
陆磊指出,全要素生产力指的是不依赖资本、劳动力“量”的投入而带来的产出增量,而主要是科技创新和体制变革的功效。在宏观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则产出效率和回报率相对处于上行通道,金融领域的安全边际得以保障,风险将处于可控范围内。经济总体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微观上,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会观察到信贷、资本市场活跃度相应处于上行阶段;看到企业、产业价值链、供应链的现金流将更加充裕。
陆磊表示,实现全要素生产率较大幅度提升,“五篇大文章”是适应当前经济特征的新增长点。粗略来说,科技、绿色、数字是供给侧的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动能,势必形成新产业或对传统产业形成更新改造;普惠、养老是需求侧形成的新要求,同时孕育着技术变革的可能性和新业态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