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观点

绩优基金纷纷放开大额申购 基金经理“火力”增强信心更足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近期,不少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陆续放开大额申购限制。有基金公司表示,之所以恢复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主要原因是大额申购对基金资产运作的影响已经减弱,也是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近期,不少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陆续放开大额申购限制。有基金公司表示,之所以恢复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主要原因是大额申购对基金资产运作的影响已经减弱,也是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一些绩优基金经理敢于此刻放开限购,或表明基金经理看好A股未来走势,市场充分调整后反而是逆市布局的良好时机。

多只基金放开限购

10月16日,多位绩优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放开旗下基金的大额申购限制。

工银新兴制造混合基金公告称,为满足投资者需求,自2024年10月17日起基金恢复正常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据悉,该基金曾于2022年4月7日起限购100万元,大额申购的限制至今持续长达2年半的时间。工银新兴制造混合基金此前由基金经理张宇帆管理,今年7月增聘马丽娜与其共同管理。

此前不久,张宇帆管理的工银物流产业自2024年9月11日起恢复正常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工银物流产业自2022年3月4日起限购2万元,同样长期处于限购状态。工银物流产业基金是张宇帆管理时间最长和管理规模最大的产品,在今年7月增聘尤宏业与之共同管理。

同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旗下基金放开限购。百亿基金经理何帅管理的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交银优势行业混合、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恢复大额申购业务。关于恢复大额申购业务的原因,公司表示,考虑之前限制大额申购业务的因素对基金资产运作的影响已经减弱,为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故恢复上述基金的大额申购业务。百亿基金经理杨金金管理的交银启诚混合、交银趋势混合将5000元、1000元的大额申购限额均提升至5万元。

此外,近期还有多只基金恢复大额申购业务,如诺安优选回报混合恢复机构投资者通过非直销渠道的大额申购业务,国富新机遇基金恢复2022年1月7日起暂停的大额申购业务。

大资金有望增强

基金经理“火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主动权益基金主动恢复大额申购业务后,一些大资金的涌入有望为基金带来更多“火力”,更方便基金经理调仓和建仓。

近期,A股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机构认为,市场风险偏好已摆脱负面区间,后续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后续政策的力度和效果。在一系列政策预期指引下,后续政策或将逐步落地,对后续行情保持乐观,A股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有第三方基金评价人士表示,一些绩优基金长期处于大额限购状态,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规模达到保护业绩的目的。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如果没有好的建仓时机和投资标的,投资管理的难度会大幅增加,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还可能摊薄早期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大额限购有助于基金经理更好管理好投资组合。

对于放开大额限购的原因,基金管理人在公告中均表示,是出于满足投资者需求的目的。谈及基金经理扎堆取消申购额度限制,上述人士指出,近期市场波动有助于基金经理在市场底部拿下便宜筹码提前进行布局,可为下一轮行情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一些股债混合型基金也将大额申购限额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安信民稳增长基金曾于9月25日暂停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及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金额为不超过100万元。但到了10月14日,该基金便恢复个人投资者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及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非个人投资者的上述业务限制金额调整为1000万元。安信民稳增长基金年内累计回报接近15%,业绩表现位居同类型基金前列。

机构称A股值得期待

绩优基金打开大额申购限制,也有助于基金规模的提升。此前,一些绩优基金限制大额申购,虽然有助于稳定基金业绩,但也舍弃了基金规模。当下,一些基金放开限购,将吸引更多资金涌入,或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展望未来,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表示,预期已推出的相关政策的效果或将逐步显现,后续仍有望推出更多增量财政政策,尤其是关于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等方向,其对改善经济基本面及市场风险偏好或将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具体来看,罗世锋对于四季度的市场维持相对谨慎且偏乐观的态度,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向,一是符合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方向,且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优秀制造业;二是受益于内需改善的相关顺周期行业;三是目前仍处于较高景气度的与出口相关的行业。

“A股估值在经历长期调整后处于极低位置。”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袁航认为,A股市场中长期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的空间。经济层面,大力度的扩张型政策已经拉开帷幕,未来将陆续落地,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也将逐步体现;估值在短期内出现了快速提升,但也只是完成了前期“白菜价”的修复,目前估值依然处于合理偏低位置,远远谈不上泡沫化;和海外股票相比,A股估值也同样具备横向比较的吸引力,在美联储降息以及国内政策调整之后,外资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关注度快速提升,未来海外资金或进一步流入A股以及H股市场。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后续财政政策将陆续落地,有望持续对投资者信心带来提振,A股的估值修复行情依然值得期待。结构方面,博时基金认为,政策发力下内需和成长有望受益,中期在经济上行的斜率明确前,维持对红利资产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