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观点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外资投向这些领域……|投洽会系列报道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投洽会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负责人前来参会,借助这一契机,全国各省市及重点开发区也纷纷前来参展,全方位展示各地的投资环境和投资优势,一些重点项目更是在现场举行集体签约仪式。


  

  

  

     

  

  

    

     “Invest in China(投资中国)”——在9月8日开幕的第2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上,这是最高频的词汇之一。不少跨国公司代表纷纷称将加大对华投资,这也表明当前中国市场对外资仍有着巨大吸引力。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投洽会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负责人前来参会,借助这一契机,全国各省市及重点开发区也纷纷前来参展,全方位展示各地的投资环境和投资优势,一些重点项目更是在现场举行集体签约仪式。

        

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借助改革开放和外资不断投资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球都在思考“谁是下一个中国”。对此,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拥有着14亿人口规模的中国是外资绝不会放弃的市场。

  

此外,证券时报从现场了解到,外资对华投资也出现了趋势性的改变,正从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

           

全方位展示中国投资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每届投洽会都吸引来自全球约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官方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跨国公司等机构代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百个城市的政府代表,境内外1000多个工商经贸团组、约5000家企业、超5万名专业客商参加。

  

在本届投洽会上,为了吸引更多前来参会的外资企业到当地投资,各省和各地知名开发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示当地投资的优越性,同时也带着当地最知名的企业和产品来到现场。同时,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各省在宣传标语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如云南展区的标语是“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浙江展区是“‘浙’里出发”、“投资浙江就是投资未来”,四川展区是“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在四川展区记者看到,该展区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四川的外资投资大数据,更是带来了如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该产品在自由度、灵活性、负载量等多项数据方面居全球第一。而在福建展区,最为引人瞩目的则是宁德时代的神行动力电池,该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可达400公里。

  

对此,一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标语都代表着我们本省的特色和底气,而且我们肯定要向外商们展示省内的产业链优势、产业配套,同时我们还会向外商们发放我们各地的招商手册,充分展示当地的投资和生活、人文环境。”

  

而在本届投洽会上,各地的开发区同样也是主角。作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旗舰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华在本届投洽会上也表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之间的首个旗舰型合作项目,自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现代经济的版图,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连续8年位列第一。目前园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400亿美元,集聚外商投资项目5100多个,10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项目174个。近年来,还引进了博世新能源汽车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罗氏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等一批代表全球先进水平的优质项目。”

  

同时,本届投洽会现场还举办了集中签约仪式。如在福建省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厦门团成果丰硕,共签约重大招商项目13个,项目投资额353亿元,投资总额连续三届实现增长,签约项目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连续三届位居全省第一。

  

据介绍,厦门以综合改革试点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发挥自身优势,在引进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人才中形成独特的“政策工具包”。本次集中签约重大外资项目6个,从先进制造业到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总投资134亿元,签约项目数和签约金额均较去年进一步提升,彰显了投资方对厦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高度信心。

     

中国仍是最受欢迎目的地之一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9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6%。这一数据让不少人担忧外资是否仍继续青睐中国。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范围内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在国际投资流动下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形势下,我国吸收外资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商务部原部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马秀红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产业政策调整和供应链重塑,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加剧,地区冲突持续和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海外拓展业务更趋谨慎,投资模式也在经历着剧变,全球贸易投资面临着不确定因素和不容乐观的增长前景。

  

但她同时也指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优质的基础设施、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备的产业配套、浓厚的创新氛围、丰富的人才储备等综合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没有改变。中国将始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原则,不断巩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普惠包容的全球发展朋友圈,努力为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大繁荣提供新机遇。”

  

在本届投洽会上发布的《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也显示,外资投资下降并非中国单独面对的困境。如欧盟的FDI(外国直接投资)从2019年的6270亿美元降至2022年的负850亿美元,2023年则为580亿美元,这一规模与非洲持平,且仅为亚洲的近10%,中国的三分之一。

  

上述报告还显示,相比之下,虽然中国利用外资数据有所下降,但2023年的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第三高位,仅低于比较特殊的2021年和2022年。且自2020年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在全球比重始终稳定在12%以上,中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为跨国公司全球业务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也表示,从汇丰银行的调查来看,大多数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市场,要继续追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在国际形势如此复杂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依然看好中国市场主要是中国有四大优势:一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到2035有不少机构预测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8亿人;二是产业配套非常完善;三是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大学生包括工科毕业的博士都是世界第一的,国家层面也在加大研发投入程度;四是中国的开放平台包括自贸港、自贸试验区和各类试点都成为高水平开放的抓手和平台。

  

拜耳中国政府事务高级总监白晨曦则指出,“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国际贸易遭受的挑战非常巨大,但是我们能看到,中国仍然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活力。拜耳是一家总部在德国的百年企业,也是世界500强公司,目前在全球80个国家共有10万名员工,年营收500亿欧元,在中国有7300名员工,年度营收近240亿人民币。中国对拜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体量的市场。这么大的市场,它的容量以及它的潜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比拟的。”

     

外资投资转向知识密集型

  

“大部分的外商企业还是认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中国过去20年成功地塑造了自己作为全世界产业链的世界工厂地位。但下一步,我们比较乐观地看到,中国可能从世界工厂往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去延伸,将成为世界的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实际上最近6、7年就有这方面的进展。”邢自强坦言,他观察到,看到最近6年中国在其主要关注的10个主要板块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是不降反升的。

  

“这些板块,不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像消费电子品、手机、电脑,也包含了一些新兴的战略产品,比如说新三样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等,甚至一些传统板块如化工原材料、机械设备在过去6年中国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体现了中国本身在制造业价值链上的提升,以及另外更多的项目在进一步的往研发和设计方向去发展,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邢自强说。

  

“近年来,中国在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英商会最近一期商业信息调查报告显示,对于中国商业前景感到乐观的企业比上一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德商会的调查则显示,90%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在5年内复苏,91%的企业表明未来会继续扎根中国企业。”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刘明华表示,一个很清晰的趋势是,近年来外资流入中国正从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

  

她举例表示,从2000年到2010年来看,制造业和房地产在外资流入当中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当前制造业占比已经在1/5以下,同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行业等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企业逐年上升,在2023年时比例已经达到37.4%,创造了历史新高。

  

在她看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更要用新质生产力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引资思路,要从传统单纯引入资金转变为重视引质。比如阿斯利康、罗氏等跨国药企纷纷和中国的药企展开合作,致力于实现在中国和全球的同步研发。“应鼓励更多的城市吸引外资的研发中心来落户,在外资流入呈现知识密集型的特点趋势下,外资研发中心是凝聚海外的技术、研发资金和国际人才的一个载体。目前上海和北京一定是两个最重要的引入外资在华研发中心的热点城市,其他城市也可以结合当地高质量产业链的特色,来决定引入外资的研发中心,同时完善配套的人才引进措施。”

  

对此,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冷炎表示:“在中国,我们是2003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当时我们认为,每年能生产5万辆车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所以当时计划是每年5万辆车。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每年生产超过60万辆车,北京奔驰已经成为我们奔驰整个全球版图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前几天,我们集团领导来中国访问,在这次访问时,我们公布将在今年开始大力投资140亿人民币,其中100亿是在北京,40亿是在福建。”

  

事实上,梅赛德斯-奔驰不仅在中国加大投资,也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冷炎表示:“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发展,在世界上起着领先的作用。在2021年,我们在北京成立了全球级研发中心,主要用于汽车的电动化的开发和研发。2024年,在上海又成立了一个全球级研发中心,主要从事于软件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究。”

  

因此,罗雨泽指出,越是在复杂形势下,中国越要加强国际投资合作。“只有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才能实现跨境投资的稳定发展和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只有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才能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效率与韧性,只有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才能抓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机遇,只有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全球发展倡议、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宏大全球目标。”

  

  

  

  

  

  
  

  

  
  

  

  
  

  

  
  

  

  
  

  

  
  

  

  

  

责编:叶舒筠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