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推荐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8月25日,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政府部门、跨国公司、外国驻华使节、绿色发展领域代表共计300人参会。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新能源与碳中和委员会主办,运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初有限公司承办。论坛以“推动绿色转型 共践双碳目标”为主题,论坛设置主题演讲、主题对话,交流互动等环节,为参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平台,碰撞前沿观点,共话创新实践,共促全球绿色产业的深度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副会长王文华作为主办方代表致开幕辞。他表示,此次论坛汇集多方智慧,分析全球绿色发展趋势对跨国企业和行业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绿色产业振兴的经验借鉴,对吸引各方投资,增强实施绿色转型发展信心,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熙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期待此次论坛能够激发更多创新火花,凝聚更广泛力量,共同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乃至中国和全球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布基纳法索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毕达伍(Daouda BITIE)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能源及工业加速绿色转型的潮流下,布基纳法索凭借自然资源禀赋等优势,有望迎来可持续发展转型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遇,欢迎来自中国的技术、资金等资源广泛参与布国工业、农业绿色转型。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特邀副会长、新能源与碳中和发展委员会主席傅成玉认为,践行双碳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切实参与其中,而碳普惠机制便是链接公众行动的重要工具,积极探索碳普惠机制的落地实施,将有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达成。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为主题,分析了当前绿色产业发展现状,指出绿色技术与产业国际合作是高水平开放新要求新机遇,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绿色技术,将助力生产消费绿色水平的提升。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建筑集团企业策划与管理部副总经理、双碳办公室副主任、住建部科技委绿色制造委员会秘书长李丛笑以《双碳背景下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探索与发展》为题,结合中国建筑集团在绿色建造领域的实际案例进行解读,表示规模化的“分布式能源+”能将传统建筑提升为低碳乃至零碳建筑,是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所在。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运鸿集团副总经理魏杨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是科技创新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创新是跨国公司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运鸿集团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苦练内功,打造产品力,做好优势资源输出,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以《“双碳”背景下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主题,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绿色化和安全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高效化的目的。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挪威陶朗集团亚洲区公共事务副总裁常新杰表示,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必然趋势,在海南国际自贸岛建设现代化回收体系正当其时,建立可持续的清洁闭环循环体系将有效带动经济社会向绿色发展转型。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华能集团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历新建议,加强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政策引领,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合作共赢,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力促全球绿色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2024跨国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主题对话环节由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主持。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恒伟、德国欧绿保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韩慧青、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环保事业总监倪悦勇、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大中华区政府关系总监屠芳洲、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专家李利新5位嘉宾围绕《绿色产业投资与合作的国际趋势策略分析》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工作经验进行了观点探讨。嘉宾一致认为,绿色转型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在可选择的投资项目上,可以把握政策导向,先易后难、先立后破,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投资组合,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