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推荐

和铂医药CEO王劲松:从病人需求出发,跃入创新药的旷野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文若楠

2016年,王劲松从老东家赛诺菲辞职,创立和铂医药(02142.HK)。这位前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总裁一下子成了“三无人员”——没有工作,没有办公室,更没有团队。

业内人眼中“人狠话不多”的王劲松极少会把困难挂嘴边,那是他为数不多的向外界袒露的艰难时刻。

彼时,他正计划收购Harbour Antibodies转基因小鼠技术平台,作为公司发展的起点。这个决定充满风险。在当时的中国医药界,走技术创新路线的模式几乎没有先例可循,而投资人对于这种前沿技术是否能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也抱有诸多质疑。

8年后的今天,这一场激进的冒险有了属于它的价值。

2023年,和铂医药在资本寒冬中迎来首次盈利。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和铂医药全年录得总收入89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9.9%,全年总盈利2276万美元。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亿美元。

在尚未有产品商业化的背景下扭亏,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公司2023年实现盈利是在两个框架下,第一,我们更加聚焦开发公司的重点产品;第二,公司技术平台的价值通过多样的合作模式快速得到体现。和铂走过接近8年的时间,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阶段。”在今年3月举行的BIOCHINA2024大会上,王劲松告诉时代财经。

实现盈利,只是一个开始。站在新的起点上,王劲松直言,他的2024年关键词是“不能停”——技术突破不能停,产品线创新不能停,商业模式优化不能停。

“不止2024年,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态度。”王劲松对时代财经说。

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依靠技术跨越凛冬

2018年4月,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了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融资。

时间过去6年,围绕在港股18A公司身上的关键问题仍然是“何时盈利”。根据已披露的年报数据,2023年,共有4家港股18A公司盈利,分别是康方生物(09926.HK)、复宏汉霖(02696.HK)、和铂医药和先瑞达医疗(06669.HK)。

不同于其他三家18A公司通过管线产品商业化实现盈利,和铂医药另辟蹊径,依靠的是技术输出。

“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产品授权、研究服务和技术授权,总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与辉瑞、Cullinan Oncology Inc.(下称“Cullinan”)及科伦博泰(06990.HK)的授权合作协议。”和铂医药在公告中解释道。

2023年2月,和铂医药与Cullinan签订授权及合作协议,Cullinan获得在美国及其领土和属地(包括哥伦比亚地区和波多黎各)开发及商业化HBM7008(一款同时靶向肿瘤抗原B7H4和T细胞共刺激分子4-1BB的创新双特异性抗体)的独家许可权,和铂医药则获得2500万美元预付款和最高达约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近20%销售额百分比的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10个月后,和铂医药迎来年内第二项对外授权合作。这一次的合作对象是辉瑞旗下的Seagen,协议对价亦上升到另一个量级。

2023年12月,和铂医药与辉瑞就HBM9033(一款基于Harbour Mice®平台开发的新型MSLN抗体偶联药物)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和铂医药将获得总额为5300万美元的预付款及近期付款、最高达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有资格从净销售额中获得从高个位数到高十位数不等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成立不到8年即实现扭亏,在王劲松看来,和铂医药从2016年成立到2023年盈利,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结果,与公司的创新基因、合作基因息息相关。

“可以看到公司已经获得了国际排名前10的MNC(跨国企业)的认可,这是因为我们的创新不仅是技术,更主要是创新能力。达成合作后,我们也会更有信心,并集中资源把重要的战略项目往临床中后期、上市、商业化阶段推进。”王劲松告诉时代财经。

踩准每一个转身节点

2015年,中国实施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国内医药产业发展重心从仿制转向创新。在做药人看来,这是一个实现理想的绝佳契机,对王劲松来说,亦是如此。

他告诉时代财经,“相比于其他职业选择,创业能够更好地到第一线,做最前沿的技术和新药创新,同时也为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超过20年,王劲松认为,成为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份子,是他的期望,更是义务。

成立一家Biotech正符合王劲松当时的想法。“多年的工作经历,我逐渐感受到初创企业可能有更多的机会钻研及深耕一些细分的领域,为病人创造价值。”他对时代财经说。

不过,新药开发并非易事,业内人常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其中的风险之高。对于投资方来说,这无异于一场豪赌,哪怕当时国内已经有利好政策引导风向。

2016年1月,王劲松从赛诺菲离开后便紧锣密鼓地操办起创业的事,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他瞄准的方向。他准备收购Harbour Antibodies转基因小鼠技术平台,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对于当时的国内来说,无论是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还是转基因小鼠技术平台,都是很新鲜的事物。而新鲜,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王劲松在投资人那里屡屡碰壁,等拿到第一笔融资时已经是2016年12月。

拿到融资后,王劲松开始在抗体药开发上大展拳脚。2017年,和铂医药启动肿瘤免疫管线和免疫性疾病管线,包括新一代全人源抗CTLA-4抗体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巴托利单抗(HBM9161)及特那西普(HBM9036)。4年后,巴托利单抗和特那西普均进入到临床3期。

2020年赴港股上市时,和铂医药的管线已经拓展到11款。

只是自2022年下半年,当寒气向生物医药行业袭来,Biotech被裹挟其中,如何过冬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王劲松提前感受到了“凛冬将至”的气息,和铂医药内部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此开启。

开源节流,是王劲松给这场改革制定的策略。

2022年11月中旬,和铂医药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利用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及新一代自主研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HBICE®,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I to ITM,Idea to IND)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

一天后,和铂医药又宣布与药明生物(02269.HK)控股子公司药明海德订立资产转让协议,出售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

尽管这一场改革困难重重,但在王劲松看来,经历过2016年那“最艰难的一年”,眼前的这些不易已是稀疏平常的事。他甚至用“高光时刻”来形容和铂医药这一年的经历。按照他的说法,这些均是公司在发展阶段中不断优化的结果,是公司面对行业大环境变化下所做出的合理选择。

“从成立公司第一天起,我们就已经做好了要一直不停转变、向前发展的准备,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公司出现不同方面的调整,这是很正常的。”王劲松告诉时代财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当前的创新药发展生态里,走“Biotech+CRO(合同研发组织)”模式的有许多公司,包括信达生物(01801.HK)、百奥赛图(02315.HK)等。但随着生物医药寒冬在全产业链条上蔓延,2023年,医药“卖水人”的高增长戛然而止。

当CXO遇上下行周期,和铂医药会如何持续推动诺纳生物的发展是目前市场的一大疑问。

“诺纳生物的定位是一个全球性的、领先的技术平台公司。我们在近年来已经把它从以抗体为底层技术,延伸到细胞治疗、mRNA(信使核糖核酸)领域,还有ADC(抗体偶联药物)、核药、多肽等,已经超越了我们内部建产品管线所需要的技术体系。在此情况下,我们会做基于技术专利的授权。为了提高技术授权的效率,我们会为合作方提供数据,这是在授权层面所做的升级。”王劲松告诉时代财经,“在诺纳生物的商业逻辑里,技术是核心,一些合作方在全球范围内找不着这一类技术可以使用,只能是到诺纳生物来购买专利的使用权,这是我们与传统的CRO最大的差别。”

诺纳生物作为和铂医药创新链条上的延伸,在支撑公司业绩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23年,和铂医药整体实现近900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其中,诺纳生物实现收入接近6000万美元,和铂医疗实现约3000万美元的收入。目前,诺纳生物在全球层面拥有50多个合作伙伴,30多个项目正在向各个阶段全面推进,基于该平台开发19个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

从病人需求出发

身为一家Biotech的掌舵者,在发展战略的阐释上,王劲松惜字如金,但“以病人需求为核心,从病人需求出发”这句话,他却反复提及。

这与其临床医生出身的背景不无关系。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王劲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担任风湿病研究/临床医师。

王劲松告诉时代财经,临床医生是他个人发展的起点,一直以来,他的目标就是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科学发现转变成对病人有价值的产品。这也是和铂医药推进项目的底层逻辑。

“创新药作为一个产品,它最终的价值就是通过市场销售,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个病人所牵扯的不仅仅是疾病,还有背后的家庭、工作等,药品本身具有非常大的社会效应。”王劲松对时代财经说道,“一家创新药企是否成功,产品或技术有没有价值是最高评价标准,即它有市场价值,而且是在国际市场有价值。而价值来源于真正的创新。那么如何定义创新呢,就是最终是不是能被病人认可。”

具体到一款创新药的开发上,Biotech可以单打独斗,也可以找到合作伙伴共同作战。此前,在某次医药论坛上,有投资人直言,在中国创新药发展早期,Biotech们并不偏好合作开发管线。

王劲松则并不避讳合作。“在和铂医药发展的逻辑里,我们定了三个维度——全球化、差异化的创新、合作。对于一些优异的项目,我们会在合适的时期寻求有资源的合作方,与我们形成互补。”王劲松对时代财经坦言,“我们目前最擅长的还是利用技术平台做抗体的发现、早期的临床试验。在开展全球化大型临床试验上,目前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源。拓展BD(商务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作方,推进产品价值的实现。”

自成立以来,和铂医药已分别与艾伯维、阿斯利康、Cullinan、辉瑞在管线产品开发上达成战略合作。2023年年末与辉瑞的合作中,诺纳生物获得53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超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当“泼天的富贵”出现,中国创新药市场上寻求BD合作的项目和公司亦越来越多,今年3月,有业内人士用“多如牛毛”来形容当下国内的BD生态。

在王劲松看来,BD是产品线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启动项目是为了BD,这肯定是错误的方向。“无论是什么情况,BD的逻辑仍然是这个项目在全球市场有无特有的价值,有无差异化的优势。”

扭亏是下一程故事的开始。作为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药的Biotech,和铂医药仍然需要一款上市产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

根据2023年年报,目前,和铂医药拥有超10种专注于肿瘤与免疫性疾病的候选药物,其中4款均实现对外授权。而最靠近商业化的当属巴托利单抗(适应症: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选择性地结合及抑制新生儿FcRn(新生儿Fc受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王劲松来不及庆祝眼前的胜利。按照他的说法,走出舒适区,不能停。